详细介绍
编辑推荐 目前,市场上的写字教材不少,但是专门为小学写字教育的教材并不多。本套教材名为“硬笔书法趣味课堂”,即是为小学写字教育而编写的,全套分为《硬笔书法趣味课堂》入门篇、《硬笔书法趣味课堂》基础篇和《硬笔书法趣味课堂》提高篇三册。趣味教学贯穿始终,既符合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又能激发他们学写字,爱写字。 本册《趣味课堂》入门篇是为一、二年级学生量身编写。教材以培养学生学习写字的兴趣、规范书写姿势为主要目的。在具体教学设计中通过简单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在版面的安排上也考虑到了一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突出了简洁、趣味、活泼和卡通的特点,使学生在轻松有趣中减少了心理压力,从而快快乐乐地学习写字。 内容推荐 《硬笔书法趣味课堂 入门版》是为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量身编著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临写的意识和坐姿、握笔姿势。特色如下:1、趣味性强。2、版面设计简洁、卡通(儿童化)。3、教学内容难度适合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4、教学设计体现了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的“生本”理念。5、教学目标定位清晰、准确,适合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6、教材的实用性、操作性较强。 本教材注重互动的教学方法,并结合书法及书法教学的特点,进行有效地应用。在我们的书法趣味课堂上,我们将课堂活动编排成多个环节,从始自终都贯穿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在问答、讨论中获得了书写知识;在引导中去接受传统汉字美的熏陶;在无形而有意识的教学过程中确立审美取向。 作者简介 温轶敦:硬笔书法高级培训师(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认证)、梅州市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兼副秘书长)、梅州市硬笔书法协会培训部副主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广州培训基地金牌主讲。 王秋雁:硬笔书法高级培训师(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认证)、梅州市硬笔书法协会培训部副主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广州培训基地金牌主讲。 目录 第一章 写字基本常识 第一节 握笔图示 第二节 坐姿图示 第三节 楷书书写与笔顺规则表 第二章 人文篇 第一节 人、大 第二节 子、女 第三节 手、足 第四节 自、眉 第五节 目、耳 第六节 心、口 第七节 步、止 第八节 公、众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趣味课堂》硬笔书法进校园培训在一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有不少一、二年级的家长想送孩子来学习《趣味课堂》硬笔书法。由于《趣味课堂》唐诗版的教材是为三年级以上学生编写的,一、二年级的学生学习则难度太大,若强硬为之,不仅会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容易扼杀其学习书法的兴趣,因此,我们没有招收一、二年级学生学习唐诗版《趣味课堂》硬笔书法。 2013年初《趣味课堂》硬笔书法培训部着手编写提高版和入门版教材。入门版教材正是为一、二年级学生量身编写,教材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规范学生书写的姿势为主要目的,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通过简单、有趣的方法让学生参与进来。教材分文字演变、描红练习、笔顺、拼音、临写五个环节进行教学,前四个环节主要以描红练习为主,第五个环节则是培养学生临写书法的基本意识,也是为了日后学习唐诗版教材打基础。在版面的安排上,考虑到一、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特意把版面设计成简洁、趣味、活泼、卡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学习书法的心理负担。 合适的教材、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快乐开启书法大门的金钥匙。 【书摘】 找一找 这节课在学习之前先让学生找出这两个字对应的小篆和象形文字,并把文字写到相应的田字格里。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认识小篆和象形文字,而是通过 “猜一猜”和“找一找”的游戏引入课题,使学生在“玩”的同时降低学习的枯燥性,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进入学习中来。选对的则可以给学生加分,积分到一定的时候可以换取“趣味抽奖”,这样不但愉悦了课堂还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比比谁细心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描写把手练习熟练,特别是象形文字和小篆的描写更加能够锻炼手的灵活性。在这个环节的排版上是故意打乱排列而没有左右对应,目的是防止学生对照此表完成上面的选择。 笔画顺序分先后 这个环节是笔顺的练习,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讲笔顺是必须要过关的一项内容。在设计笔顺的排列上,我们采用了“生本”的教学理念,没有把所有的笔画都一一列出,而是有意空出其中的一个或两个笔画让学生补充完成,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较好的参与进课堂中来,还能够加深印象。 汉语拼音描一描 拼音的练习的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更好的识字。二是让学生在描写拼音的时候锻炼手的灵活性。 火眼金睛找长短 这个章节是本书的教学重点,主要是通过找笔画的长短来培养学生临写的意识。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讲,指导他们写字不能够用太专业的术语。要尽量把指导用语简单化、儿童化,例如你写的这个横画太长了,写的捺画太短了。长、短关系是一、二年级的学生能够去较好的接受和理解的。当学生养成了长短的意识写出来的字也就相对好看写了,当然要写好一个字光解决长短问题是不够的,但是我们的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必须清楚最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的解决,只有这样的教学才会是卓有成效的教学,而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教学是行不通的。 激发,是由宝宝自身迸发出来的。孩子成长历程中这些具有非凡意义的时期被心理学家称为“敏感期”,也叫“关键期”。 |
扫二维码购买,微信支付,方便快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