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消息称教育部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落实“书法进课堂”,书法教育教材的审订工作预计将于今年11月展开。此前,教育部已经要求各学校从小学三年级起要开设专门的毛笔书法课。2012年2月正式出台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各学校从小学三年级起要开设专门的毛笔书法课。而广东省早已于2007年率先在中小学将书法课列为必修。
中国书法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元素之一,当前书法进中小学课堂也引起了注重文化传承的社会人士广泛关注。记者在宝安各学校调查发现,尽管由于起步较早学校都开设有硬笔课程,但在软笔课程开设上,囿于师资等原因情况并不理想。
现状:书法课水平参差不一
比起书法课,宝安实验学校副校长冯振准更愿意将它称为“写字课”。“学校从建校开始实行普及加提高的书法教育策略,普及是指小学部1—6年级每周有一节硬笔书法课,每天中午会有20分钟的听名曲练书法活动;提高是在这个基础上选拔尖子参加软笔书法社团,现在我们这个社团全校加起来有五六百人。”
在该校一楼的展览区,张贴着不少由学生书写的硬笔书法作品,二楼的软笔书法室内摆放着二十多张大型桌台,桌子上摆放着笔墨纸等物品,能同时容纳120多人练习。冯振准介绍,经过几年的坚持,学生的整体书法水平有了很大改善,每年的艺术节中书法展都是重头戏,学生参加全国性书法大赛软硬笔亦屡屡获奖。
罗租小学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该校1—6年级每周都有一节书法硬笔课,每星期一、三、五中午有15—20分钟练习时间,软笔则从4年级开始设置相关课程。为培养氛围,该校由校长带头每周写十个名言警句张贴出来,“也是为了多种形式营造氛围。”
记者也从富源学校了解到,为让学生练好硬笔书法,学校专门买来专用光碟,并为每个学生提供配套的练字教材,规定每天下午2:20—2:40为写字教学时间。
一位教育界人士透露,现在学校基本上都开设有硬笔书法课程,不过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书法课被纳入在语文课中,也不乏被其他课程占用的现象。
开设了书法培训工作室的艾永清表示,根据自己多年与学生打交道的经验来看,现在书法进课堂尚存在思想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来学习书法的小学二年级学生许杨告诉记者,自己在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开过硬笔书法课程,但到了二年级就没有了,希望学校也能开设软笔书法课,“一周两节到三节课都可以,这样比较容易巩固。”在同一所学校的叶唐表示,自己学习书法有三年时间,“我们当时一到四年级的时候学校都有开设硬笔课,但没有软笔课程,特长班才有软笔,而且全校才10多个。”叶唐坦言,同学中60%以上同学字写得都不算好,“老师教是一方面,如果自己不认真也没用。”
目的:传承推广中华传统文化
“相对来说,我们的书法在进课堂方面还是走在比较前列的。”深圳市宝安区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魏俊峰告诉记者,尽管热爱书法的氛围越来越浓,但现在书法在整个社会没有得到足够的普及,“以前上过私塾的那一批,即使不一定成名成家,但随便拉一个出来,都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中国书法因为清除‘四旧’等历史原因,出现了断层,失去了传承上的衔接。”他认为对于学校来说,书法作为一种基础课程,不一定是为了培养书法大家,而是为了全民文化素质的提升。
采访中,不少受访者均谈及,现代技术发展对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现在由于电脑、手机的普及,很多人的汉字书写能力出现退化,甚至出现只认识不会写的现象,就更不用说能写一手好字了。”一名书法爱好者十分遗憾地表示。
“写字教育蕴含了育人的功能,在日益浮躁的社会,书法能让人的内心宁静,让学生们增强制止力、忍耐力。”冯振准表示,该校书法普及的部分即使是毕业班到了复习最紧张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其实仅单纯从考试分数来看,也是非常有用的,书法好的可以卷面整洁。家长支持,个人认可,书法教育能对孩子的教育成长产生潜在积极影响。”
冯振准的话在艾永清这里也得到了印证。他告诉记者,自己的书法培训班里90%以上的孩子是出于锻炼耐心的目的被家长们送过来的。“很多孩子因为在学校好动、做作业不认真等问题,被家长们送过来。对于家长们来说,学习书法的目的是非常现实的,就是希望孩子能通过学习书法端正姿势,培养定力。”
建议:可多元化建立师资渠道
不过尽管对于书法进课堂已经有一定社会共识,但在软笔进课堂上,如何具体推进还是困难不小,首当其冲表现在师资上。记者调查中了解到,不少学校的硬笔书法老师均为该校的语文老师或者美术老师兼任,软笔书法老师则从社会上招聘有专长人士担任,但这部分人并不属于编制内人员。
康园小学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该校既有专职老师也有兼职老师,“兼职的效果不太好,还是需要有专职的书法老师”。罗租小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校也是从社会聘请有专长人士担任了软笔书法老师,但找到合适的人选并不容易。
冯振准也表示,之所以没将软笔书法安排进课时,也是出于多方面考虑,一是学会周期很长;二是在课堂操作时需要专用工具,缺乏场地;三是师资力量缺乏。“我们学校书法社团就有五六百人,如果全面推广,中小学部加起来共有七八十个班,现在的一个软笔指导老师是不可能完成教学的。”冯振准告诉记者,如果要在每个班开设软笔书法课,专职老师起码配置要五六名,“其实一些师范院校也不乏有书法专业特长的毕业生,但关键是学校的编制问题。”
对此,魏俊峰认为,有些大学有书法专业人才,理论上是不缺人才,但需要突破体制问题,“不能光提倡,上面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下面就会走样。”他表示,学校在无法解决编制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他以宝安书协为例,仅该协会就有会员300多人,“这些会员中省级、国家级会员就有多人,这就是一笔很好的资源。实际上,协会中确实有十多个人就分散在学校中从事书法教学。”
不过对于大规模引进社会力量教学也尚存一些不同看法。冯振准就认为,在社会上软笔书法水平不错的人不少,但并不一定就对如何教人写字有心得,“还需要一个教学模式的转换。”
本身即担任学校书法老师的宝安书法协会会员的褚志远也认同这一说法。他认为,要推进书法进课堂,可以根据学校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学校条件比较好的,能纳入编制当然是很好的一种途径;如果条件不具备的,也可以采取联合培训机构的形式,或者从社会上聘请个人有书法专长的人士。但学校需要尽量找正规一点的机构,也可以借助协会的专业优势来对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把关。总之,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要有政策,不然不能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但是在具体过程中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流于形式,造成效果不理想。”褚志远坦言在书法进课堂方面还任重而道远。现在学校都均是每周开设一节书法课,对于课时,魏俊峰认为,一周一节课的课程其实还是较少,对于课程的衔接不利,“一周两三节课比较合适。”
而对于能否每周开设两节课程以上的书法课,冯振准坦言很有难度,“现在学校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外,还有校本课程,课程安排实在是太紧张,如果每周安排两节课程,会跟其他课程相冲突。书法课也不宜进行集中指导,更多的是要靠平时的练习,学校主要是营造一种氛围。”
|
||||
上一篇:陈洪武:中国书法的盛世危言 | 下一篇:【2015年两会提案】苏士澍:应重.. |
我来说两句 |
|
拼客动漫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https://www.7w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111671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穗天零字第TH-0119号)
广州拼客动漫科技有限公司 GuangZhou PK Ani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地址:中国 广州 天河区广汕二路13号天河软件园凤凰园区A区二楼A1-A4 邮编:510520 电话:020-8521763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