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积分社区论坛
在线客服密码安全
首页
热门网课
书画测评
AI测评
ISC2000
数字资源
大赛入口
师资培训
网站地图
四川美术学院 书法学专业(三)
编辑:江金玲 | 时间:2015-04-18 14:41:13 | 浏览:6240
】【打印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方向

本科教学大纲



·        培养目标

国画系书法本科班学生主要学习中国书法、篆刻及绘画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受到书法、篆刻及绘画方面的综合训练,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及书法创作、美术教学、艺术理论研究等基本能力。通过四年教学,使学生对中国传统的书法篆刻艺术及现代书法创作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充分掌握传统技法和基础理论,并注入现代审美意识,创作出富有时代审美内涵的书法篆刻艺术作品。

·        教学原则

(一) 使学生广泛涉猎各时代、各流派书法艺术特点,了解传统技法的精髓,通过临摹,结合个人审美追求,逐步实现古为今用。

(二) 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中应始终贯彻临摹联系创作的原则。高年级要相应加强创作教学的分量。

(三) 循序渐进。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条件,其中尤要着重对晋唐以来的用笔特点加以阐释。在技法教学以外,必须加强理论课,包括书法史、印学史、古汉语等的基础教学。

(四) 重视参观考察和收集资料。考察内容包括全国重要文化保护单位如:北京故宫、八大处精印谷、上海博物馆、西安碑林、山东泰山和曲阜等地,通过实地考察,使学生领会古代文化精华,提高审美修养,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要求学生返校后呈交考察报告及作品汇报展览。

(五)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各门知识的会通融合。设置跨系选修课,一专多能,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能力。

(六) 注意理论基础。在一至三年级,安排每学期撰写小论文,以提高学生理论研究能力。四年级的学生,结合毕业创作必须撰写出具有个人研究观点的学士论文,进行论文答辩。

·        教学要求和时间安排

(一) 各学期开设实践课科目及学时分配总表:

课程

类型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及周学期分配

备注

(上

(下

二(上)

二(下)

三(上)

(下

四(上)

四(下)






周×学时

周×学时

周×学时

周×学时

周×学时

周×学时

周×学时



一年级

篆书临摹

144

5

9×16










隶书临摹

96

3

6×16










国画基础·花鸟

48

3

3×16










篆书临创转换

112

3


7×16









隶书临创转换

64

3


4×16









汉印临摹

64

3


4×16









国画基础·花鸟

48

3


3×16























25

共18周

共18周





















二年级

楷书临摹

96

5



6×16








行草书临摹

96

4



6×16








古玺印临摹

64

4



4×16








国画基础·山水

32

3



2×16








楷书临创转换

80

3




5×16







行草临创转换

64

3




5×16







元朱文印临摹

48

3




3×16







国画基础·山水

48

3




3×16







跨系选修2周


28



共18周

共18周






三年级

正书(楷、篆、隶)创作

80

5





5×16






行草书创作

96

5





6×16






明清流派印临摹

64

3





4×16






写意中国画创作

48

3





3×16






现代书法(一)

2 48

4






3×16






字体的设计和运用

48

3






3×16





篆刻创作

64

5






4×16





外出考察

3

3






3





书法创作(综合)

64

4

(本学年共35)





(共18周)

4×16

(共17周)




四年级

现代书法(二)

48

5







3×16


系内专业任选课应选20学分(科目另定)


毕业论文准备

6

5




0



6



教学实习

3

5







3



综合创作辅导调整

6

5





0


6





共20







共18周


毕业论文撰写、毕业创作展览、论文答辩

具体时间安排待定

15学分

(四年共计123学分)








17


文化课课程时间安排:

一年级(上) 文字学7周×4学时

古代汉语(第一册): 7周×4学时

一年级(下):书法史: 7周×4学时

文字学: 7周×4学时

古代汉语(第二册) 7周×4学时

二年级(上) 书法史:7周×4学时

书法理论:7周×4学时

二年级(下) 书法美学 7周×4学时

中国美术史 7周×4学时

诗词格律7周×4学时

三年级(上):印学史:7周×4学时

外国美术史: 7周×4学时

三年级(下) 系列讲座 7周×4学时

(二)具体要求

一年级(上)

教学要求:

基本掌握篆、隶二体的历史发展概况和基本技法(包括结体、用笔)。

初步了解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源流。

以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一册为本元教材。学习写作短小题跋。

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兼工带写的基本特点,以梅、兰、竹、菊为主,学习基础知识与技法。

教学时间安排:

篆书临摹:每周16学时,9周,全学期144学时

隶书临摹:每周16学时,6周,全学期96学时

花鸟画基础:每周16学时,3周,全学期48学时

文字学:每周4学时,7周,全学期28学时

古汉语:每周4学时,7周,全学期28学时

作业要求:

篆书、隶书:每周各临5张。要求与所临对象基本相似。

相似。

文字学、古汉语:作业由专业教师指定。

花鸟画基础:作业由授课教师指定。

一年级(下)

教学要求:

基本掌握篆、隶二体的历史发展概况和基本技法(包括结体用笔)。

初步认识汉印的基本特点,掌握临摹汉印的技法,分步骤介绍章法、笔法与刀法。

以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二册为本元教材。学习写作短小题跋。

进一步了解中国花鸟画兼工带写的基本特点,仍以梅、兰、竹、菊为主,学习基础知识与技法。

增加中国书法史课程。

教学时间安排:

篆书临创转换:每周16学时,7周,全学期112学时

隶书临创转换:每周16学时,4周,全学期64学时

刻(汉印临摹):每周16学时、4周,全学期64学时

鸟:每周16学时,3周,全学期48学时

史:每周4学时,7周,全学期28学时

文字学:每周4学时,7周,全学期28学时

古汉语:每周4学时,7周,全学期28学时

作业要求:

篆书、隶书:每周各临5张。要求与所临对象基本相似。

篆刻:全学期临摹汉印10方,习作3方。要求与所临对象基本

花鸟画基础:作业由授课教师指定。

文字学、古汉语:作业由专业教师指定。

二学级(上)

教学要求

以楷书与行草书为主要教学内容,初步了解楷书、行草书的形式演变过程与特点,掌握用笔的基本规律。

初步认识古玺的基本特征,掌握古玺的结体特点,并介绍清以来的古玺名家作品。

初步了解中国书法形成发展的历史概况。对一些重点名作与书家有较完整的认识。

书法理论课将从书论中选读几篇有代表性的论著,如《书谱》、《海岳名言》、《九势》、《艺舟双楫》等。

学习山水画基础。结合书法用笔,着重练习写意山水的特点。

教学时间安排:

楷书临摹:每周16学时,6周,全学期共96学时

行草书临摹:每周16学时,6周,全学期96学时

刻(古玺印临摹):每周16学时,4周,全学期64学时

山水基础:每周16学时,2周,全学期32学时

史:每周4学时,全学期28学时

论:每周4学时,全学期28学时

作业要求:

楷书、行草书每周各临摹5张,要求形似,逐步追求神似。习作各4张(43寸),要求章法完整。

篆刻:临摹古玺15方,习作5方。临摹要求形似中追求神态,习作要求章法基本完整。

书法史课程要求作好笔记。可选某一时代或某个人作简短专题研究的准备。

书论课程要求写出选读文章的笔记,并能独立分析其段落大意。在此基础上选一篇作一论文。

山水画基础:作业由授课教师指定。

书法史论作业由专业教师指定。

二年级(下)

教学要求:

继续以楷书与行草书为主要教学内容,进一步了解楷书、行草书的形式演变过程与特点,掌握用笔的基本规律。临习近代名家作品,对所临作品、作家有基本了解,并能分析各流派的风格特点。

认识宋元细朱文的基本特征,掌握元朱文印的结体特点,并介绍清以来的朱文名家作品。

能初步掌握书法美学的基本规律,并较深入地研讨某一专题,如技法美学、形式美学等,与古书论的美学思想作比对。

进一步了解中国美术形成发展的历史概况。对一些重点名作与书画家有较完整的认识。了解书画艺术的性质、特征及其与其他艺术之异同,并作基础的美学训练,了解常识,打好基础。

熟读古典诗词名篇佳作,了解诗词格律常识,初步掌握诗词、楹联的基本特点,要求进行创作练习。

继续学习山水画基础。结合书法用笔,着重练习写意山水的特点。

教学时间安排:

楷书临创转换:每周16学时,5周,全学期共80学时。

行草书临创转换:每周16学时,6周,全学期共96学时。

篆刻(古玺印临摹):每周16学时,3周,全学期共48学时。

国画山水基础:每周16学时,3周,全学期共48学时。

书法美学:每周4学时,全学期28学时

中国美术史:每周4学时,7周,全学期28学时。

诗词格律:每周4学时,7周,全学期28学时。

跨系选修2周课程。

作业要求:

书法(楷书、行草书):创作4幅(楷书、行草至少各2张,不小于4尺对开)

篆刻:临刻30方,创作10方。

作书法美学论文习作1篇。

写书法评论2篇。

三年级(上)

教学要求:

书法:要求较熟练掌握创作规律,并对四体中的一、二种书法的技法有较熟练的把握。

篆刻:在一、二年级的临刻和创作练习基础上,较熟练地掌握其创作规律,并注意表现作者的个性与审美倾向。

通过讲座初步了解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书法活动情况,以及碑学、帖学的发展概况与碑贴的流布情况。掌握古书画的初步鉴别常识。

初步认识中国印学发展概况。

教学时间安排:

正书(楷、篆、隶)创作:每周16学时,5周,全学期80学时。

行草书创作:每周16学时,6周,全学期96学时

刻(明清流派印临摹):每周16学时,4周,全学期64学时

写意中国画创作:每周16学时,3周,全学期48学时

印学史:每周4学时,7周,全学期28学时

外国美术史:每周4学时,7周,全学期28学时

座:每周4学时,全学期28学时

作业要求:

书法:临写4张、创作8张(章法完整、笔法生动)

篆刻(明清流派印临摹):临刻4件、创作5件(章法要求完整)

作书法和篆刻评论各1篇。

三年级(下)

教学要求:

书法创作(综合):进一步掌握创作规律,并对四体中的一、二种书法的技法有较熟练的把握。了解现代书法的创作方式,并尝试创作。

了解字体的设计和应用常识。

篆刻创作:在以前临刻的基础上,较熟练地掌握其创作规律,并注意表现作者的个性与审美倾向。

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提高对传统书法艺术特点的认识。继续开展书法讲座,促进学生对书法文化的深入了解。

教学时间安排:

书法创作(综合):每周16学时,4周,全学期共64学时。

现代书法(一):每周16学时,3周,全学期48学时。

字体的设计和应用:每周16学时,3周,全学期共48学时。

篆刻创作(选修):每周16学时,4周,全学期共64学时

外出考察:3

作业要求:

书法创作:临写4张、创作8张(章法完整、笔法生动)

篆刻创作:临刻(含意临)4件、创作5件(章法要求完整)

作书法美学论文习作1篇。

作书法和篆刻评论各1篇。

教学要求方面主要由年级负责人对创作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在所学的传统用笔、章法等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结合个人审美趣味和个性特点作模拟性的各种形式的创作。此外,进行论文立题与写作准备。

参观学习,可以选西安、洛阳、泰安,北京等地。要求对汉、唐碑刻基本了解,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提高对传统书法艺术特点的认识。写出2000字以上的考察报告。

四年级(上)

教学要求

进一步了解现代书法的创作方式,并尝试创作。

为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准备阶段。毕业创作要求内容与形式有时代精神,在创作中表现出个性的同时,注意吸收传统的优秀有现技法。

确定论文选题,收集资料。

教学时间安排

现代书法(二):每周16学时,3周,全学期48学时。

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准备: 6

(根据创作与论文的需要,可到有关地区考察并收集素材,时间为6周。)

根据每个学生具体情况作针对性辅导,时间为6周。

教学实习3周。

四年级(下)

教学要求:

毕业论文与创作是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总体反映,它既能体现学生的世界观与艺术观,又能全面体现出学生对专业基础的掌握情况。创作重点突出对内容、意境、形式等方面的尝试与追求,使既体现出传统的基本功,又反映学生的创造能力、艺术个性。论文则重在检验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及能力。

教学时间安排:

19周教学时间中,抓紧毕业创作进度,指导学生进行毕业创作。

完成毕业论文。

毕业创作展览与论文答辩。

作业要求:

书法创作每人57件(四体书各1件、擅长书体2件)。重点创作应有传统基础和一定的探索能力。

篆刻创作每人12件(一件印屏中作67件,附边款)。

毕业论文1篇,要求学生认真选择论题,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做到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行文通顺。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书法学 责任编辑:江金玲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3/3
上一篇西南大学 书法专业 下一篇中央美术学院 书法学专业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