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积分社区论坛
在线客服密码安全
首页
热门网课
书画测评
AI测评
ISC2000
数字资源
大赛入口
师资培训
网站地图
近现代书法名家白蕉简介(四)
编辑:江金玲 | 时间:2014-11-14 16:56:56 | 浏览:11885
】【打印

诗、书、画、印

白蕉一生勤奋俭朴,淡泊名利,嗜酒,二三知己相聚,常常豪饮不辍;善植兰花,爱兰也擅长画兰。白蕉自评诗第一,书法第二,画第三,不谈雕虫小技的篆刻,传统文艺修养相当全面。

诗,要为苍生作细论

白蕉的诗受教于蒋梅笙,也得益于姚鹓雏。姚鹓雏(1892-1954)出身上海松江,少年时以府考第一名成绩赴京师大学堂就读,诗词非常有造诣,在家乡首屈一指,早年凭借诗歌、文章及小说之长加入南社,与柳亚子等人以诗文鼓吹反清革命。白蕉早年就向这位年长自己15岁的同乡学习,尊称姚鹓雏为“姚侯”,虚心求教。姚鹓雏尽管比白蕉(1907-1969)年长,但始终没有丝毫架子,二人常常诗词唱和。这里介绍的20幅白蕉手迹,就是1946年至1953年之间,白、姚密切交往的明证。白蕉对姚的称呼:鹓雏先生、鹓翁诗老、鹓雏诗老、姚侯;自称:晚白蕉。不管是和作还是赠诗,都有请姚鹓雏先生“郢政”、“诲政”、“就正”之类的谦词。

翻检《姚鹓雏诗词集》,录有给白蕉的赠诗与和作20来首,其中《论诗,似白蕉》四首七绝,更是二人直接探讨诗歌创作理论的。试引中间二绝如下,并略作分析:

解以文言道俗情,却从雅达见新清。(以旧体诗的形式,描摹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社会,雅俗共赏,不脱清新之气。)

取材自合莱芜剪,妆点何烦金碧成。(来源于生活,取舍剪裁,去芜存精,不事雕琢,自然平易而耐人寻味。)

临川笔力穿坚甲,坡老思潮卷怒涛。(要学王安石能够透过社会生活现象直达本质,那将如苏东坡那样恣肆汪洋,左右逢源。)

万古江河终不废,一诗天地两人豪。(在诗词创作方面,不谈风月谈苍生,这样的诗必将传之后世,大有“史诗”互励的气概。)

白、姚二人的交谊很深,诗歌创作的观点理论基本相同,姚的主张也可以看作白蕉的观点,白蕉的诗作可以作证。

白蕉的诗,属于现实主义的创作,社会生活的反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拿他的话来说就是“要为苍生作细论”(见白蕉手迹《思贤堂芜园晚步二首》),所有的诗都缘事而发,关乎国计民生。与那些为赋新诗强说愁,与那些咏风弄月、玩弄词藻、乃至故弄玄虚的所谓诗家,高下自不待言。

最为令人感奋的是《新纪元卅八年五月廿五日上海解放凌晨观解放军行列一首》,书写了上海解放这么一件划时代的杰作。

1949年5月24日深夜,人民解放军自上海西南直插市区,苏州河以南解放。25日清晨,人民解放军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展现在市民面前。彻夜无眠的白蕉在观看了人民军队的雄姿之后,心潮难平,展纸磨墨,举起娴熟练达之笔,立就七律一首:

揩眼相看此日新,阳乌潜曜始如春。精神为发宵无睡,城郭能知世有人。

静后惊雷犹隐隐,行中战马亦振振。未哀十载流离了,终惜百年陇亩身。

白蕉的诗,用语言简意赅,信息量非常大。就“揩眼相看此日新”(见上引),短短七字,饱含着众多的内容,特别是“揩眼”二字,形象之极,令人产生种种联想,比如:一夜未睡,需要揩一下眼;为了更清楚地一睹解放军雄纠纠气昂昂的风采;喜极而泣等等。

语言形象,描摹意境。戊子(1948年)11月《感事》诗末尾“落日西风吹大纛,纷纷黄叶满江湖”二句(见白蕉手迹戊子11月诗三首《感事》),笔到意到,晦而不涩,意境突现,形象大于思想,引发读者由境而情的多重联想。语言形象,表现手法多样。

巧妙起兴,由眼前的事物起笔,引出所咏叹的主题。丁亥(1947年)5月的《布谷》一诗,就由布谷鸟入手,道出了老百姓需要休养生息的心声。“布谷声残绿几州,河山吟望着沉忧。厌闻诸将称雄略,早道全民要小休。”参以白蕉当时写给姚鹓雏的信中语,“秋热不减大伏,乡人望雨甚切,如望太平也”(见白蕉手迹9月2日信),说秋老虎热煞人,盼望解放的深意闪现于字里行间。

运用象征。《题危楼读史图为边远公》(见白蕉手迹戊子11月诗三首《题危楼》)开首二句“雨歇五更云尚低,呼将白日回天鸡”,那是戊子11月所作,公历是1948年12月。当时人民解放军胜利结束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第一二个阶段也已经胜出,进入了全面取胜阶段。人民解放军面对腐朽的国民党反动军队,摧枯拉朽之势业已形成。白蕉作为一个关心国计民生的知识分子,在诗作中留下了他的思维轨迹。

贴切用典。还是《题危楼读史图为边远公》,结句“已邻文若无命人,早得阿瞒有功狗。契丹昔借洛阳兵,十六州民无轻重。几年拜得父皇帝,负义孙儿休吞声。”诗人因为身处上海,当时只能隐约其词。明眼人一看所用典故,不难联想,蒋介石政府已无力收拾残局,幻想借助美帝国主义的实力,负隅顽抗。姚鹓雏当时在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供职,国民党党中央正选举监察委员,姚不愿领取竞选费从事所谓的竞选,毅然谢绝“戡乱委员”的名义,宁守闲曹,操劳簿书。白蕉手迹所书中有“公急于求退”等语看,可知当时姚鹓雏早生回乡之志。白、姚二人有着共同的思想和语言,所以才能寄赠“呼将白日还天鸡”这样的诗作。姚鹓雏接到诗作,心有灵犀,明白祖国改天换地势在必然,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就在这年年底,姚悄然回到家乡松江,解放后出任松江县副县长,这时后话。

双关衬托。“迎春不是无消息,日日园南尚探寻”(见白蕉手迹《思贤堂芜园晚步二首》),还有上面已经引录过的“阳乌潜曜始如春”等等,都是情景交融,以景写情的妙语。

其他修辞手段更多,形象而鲜明。

借代:坚甲,指军士;白发,代老人。比喻:陇亩身,指自己隐于市曹。夸张,白蕉与姚鹓雏不通音讯多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3年,在徐悲鸿画室邂逅相逢,下了“隔世”一词,贴切,妙语!

白蕉生于清末,长于动乱的民国,深受“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家思想熏陶。读书刻苦自律,打下了深厚的旧学根柢。在白蕉看来,诗词可以记录历史、人事,也是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因此他对诗词下了极大的苦功。引用古人成句或他人原文,运用得好,也可以读读这里介绍的诗作,欣赏一下20幅书法作品吧,天假以年,容许白蕉持续创作,那么,不仅是诗词领域,更重要的是在书法领域,必将留下更多的宝贵财富。

(摘自《诗书画印说白蕉》 文/李海珉)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白蕉 书法家 近现代 责任编辑:江金玲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4/11/11
上一篇白蕉:行书蹈德正身八言联 下一篇于右任:佛心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