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积分社区论坛
在线客服密码安全
首页
艺术品评估
非遗大师
专家委员
证书样式
柳剑平:篆刻艺术重“善巧”
发布者:月在门里 | 时间:2017-09-22 09:56:39 | 浏览:1193
艺术家:柳剑平
发现城市:广州

近日,“寻艺白云”——李晓白、张晓虎、柳剑平、刘广文书画篆刻展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行,唯一一位以篆刻为主要展出艺术品类的艺术家柳剑平,是广州白云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也是广州篆界的一匹“黑马”。

当天,柳剑平的“天下为公”陶印作品被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收藏。记者获悉,柳剑平还曾入选“百年西泠 乐石吉金”大型国际篆刻选拔大赛。



痴迷篆刻终成大家建立工作室

柳剑平来自福建,少年时代的他,深受父亲影响。在他眼中,父亲善刻佛像雕塑,并痴情书画。父亲对艺术的那份专注,深深打动了年少时候的他,他开始钟情于传统艺术,特别是雕刻、绘画、书法等文化艺术。

“那时候,我的父亲专门帮我请来了教师。”90年代初,柳剑平上初中,在其父亲的帮助下,他开始学习素描,打下扎实基础,并逐渐培养起对“美”的独特见解,亦愈加痴迷于篆刻,即使是进入军营,他也不曾放弃过。

1994年,柳剑平进入军营,时间变得紧凑,生活被训练填满,但他还是寻来了一张小桌子,一有空闲,就坐在那里,学习篆刻,练习篆刻。

后来,得益于对艺术的痴迷,柳剑平凭借自身的艺术特长,在部队被调到宣传科,艺术涵养有了发挥空间,所作板报书画,备受好评。与此同时,他更加勤奋学习篆刻。

1997年之后,柳剑平退伍转业到广州工作,期间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师从西冷印社社员吴贤军老师恩教,且得崔志强,李刚田诸師傾心相授,并在国画领域师从王维宝,广泛吸收各家所长。

近二十年默默耕耘,如今艺术成就渐入佳境。2014年,柳剑平在朋友的建议下,参加了广州市书协主办的“钢管杯”大赛,“就是试一下,没想到荣获二等奖。”柳剑平回忆。

2015年,柳剑平出任白云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同年在广州市白云区建立柳剑平工作室。

篆刻中的善巧做好古今度的把握

近二十年的默默耕耘,柳剑平对篆刻有他独特的见解。

柳剑平以“善巧”谈纂刻。篆刻可溯源三千七百余载,艺术源远流长,古玺印堪称鼻祖。古人多穷奇一生,才有先秦经典古玺古穆、幽深、朴拙而又自然之境,至今令人叹为观止。于后世而言,临摹古印是研究、学习、继承传统的不二法门。“有人会思考,古人穷奇一生尚且如此,后世再临摹意义何在?”他认为,“在于 善巧 古今之间。”

他指出,《庄子》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前人之事,并非善尽,后世临摹,在于承古,后世求新,在于继今。每一类艺术的进步,都需要承启,一味沉溺于模仿古人,容易拘泥于技巧,一味摒弃古人智慧,必然难以推陈出新。因此,在古今之间,要做好度的把握,又可称为承启之间的度,不可用力过猛,否则度就过了,也不可太过谨慎,否则又走不出新路子。承,需要回归,启,要走出去。

据悉,柳剑平涉印十年有余,常以前人之鉴,从秦汉印入手,旁涉明清诸家,系统学习印章的本体及其渊源流变。又以战国古玺为依托,希望化古典于当代篆刻创作情怀之中。

“习之,练之,给我的启示是, 回归初始 而后能 鱼贯而出 。”他认为,治印是件痛快事,一刀刀爽爽刻去能得痛快淋漓之妙,刻意做作,精工巧饰,模拟锈蚀皆有害创作情绪的宣泄,有害艺术的最高境界自然二字,故其好以冲刀破石,行则有力,停则立止,石释之,时亦释之。

书印善巧两者互为充分必要关系

常言道,“印中求印”或者“印外求印,印从书出”,不同时代,对于书印两者的关系有不同的取舍。柳剑平认为,书与印两者为充分必要关系。

首先,印从书出。他说,印的形成,需要创作者先有成于脑海中的主观意识,又以有形的笔,落字于纸上。以笔墨书写,实则为为创作者主观意识在手的延伸体,这也是传递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文明的重要途径。可以说,书写的过程,至关重要。行收有致,狂雅有度。

“故纸上字形的舒展,收束,都呈现出创作者意识上。”柳剑平继续讲述:“而印,是对书的再创作。”“书”“印”的善巧,既不可对“书”随意,也不必对“书”过于尽善尽美。在“书”未能完善的部分,“印”或许可以作为补充。以刀在印面之间,控住整体结构,打破“书”的排叠格局,寻得金石美感。

柳剑平多以秦汉古印、古陶文为宗,常以朴茂刀法,将石趣饰之,洒洒落落,一任天然。大处敢破,小处精微。创作中,以琢磨之理来反复拷问自己的实践,心存高峰,不断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足。这种艺术自觉和纠偏过程,打磨了柳剑平对艺术的修养和品质的追求。“艺无止境,艺无定法,好的艺术注定了是要悉心琢磨和经常修正的。”柳剑平说。



分享到:
[上一篇]黄士陵书法篆刻
[下一篇]昌化石
称  呼:
验证码:
内  容:
条幅类
篆刻类
碑文类
牌匾类
抄本类
其他类